2021年5月8日下午,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作了题为“案例研究方法”的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常玉教授主持,学院师生约110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伊始,毛教授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已经出现了较多世界范围内的最佳实践,并且本土管理学界的理论构建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包括质性研究的获得的普遍认可和采纳,因此产生有影响的理论的条件已经成熟。与此同时,目前国内管理学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误区和歧路,如部分论文缺乏实践意义,从文献到文献、研究模型变量堆砌和随意的排列组合,为了创新而创新,一些学者不深入了解国内企业的实践,缺乏与企业家对话的能力。
毛教授强调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从鲜活的实践中归纳创新性管理理论,学者要学会贴近企业,关注最新的新现象,运用案例研究,不仅提升研究实践价值与意义,也同时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案例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
接下来,毛教授从《美国管理学会学报》两篇经典论文入手,为大家进行案例研究范文解析,详细地介绍了两篇文章的研究意义、理论背景、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过程,并深入解读其成为最佳论文的原因。
最后,毛教授为大家阐述了做好案例研究的“三要素”(现象驱动、与文献对话、构建理论)和三不要(文献回顾过于宽泛、过度概念化、案例或方法选择不合理,不符合理论抽样)。他强调做案例研究一定要牢牢抓住“三要素”,摒弃“三不要”。
报告人简介:
毛基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1985),麦吉尔大学(1989),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1995)获本科、MBA、和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任教并获终身救职(1995-2002);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爱思唯尔(Elsevier)榜单的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2015-2018);擅长案例研究方法和全案例教学,也是多篇全国百篇优秀MBA管理案例作者;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会主席,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创刊主編。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大数据应用和IT外包管理。
(撰稿/刘鹏 审核/常玉 贾明)